WFU

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

STB program半年心得






作者:林佳緯醫師



來美國超過半年了,雖然最近有點忙,還是要抽空寫寫心得(其實已經拖很久了XD)。


簡單的說,我覺得這半年根本像獵人Hunter x Hunter的貪婪之島篇,就是真人RPG這一段。有興趣的人麻煩把漫畫翻出來,如果不像我這麼狂熱每集買(都結婚前買的老婆不用查了),請教Google大神也是可以的。




基礎念能力訓練


小傑和奇犽接受比絲吉特訓,最初只是念能力的基本應用,再慢慢進步到不同系的念能力,像小傑是強化系,但是也要學習變化系和放出系的能力。我在這半年加入Stanford Biodesign course,也有點這味道。身為醫師對醫療問題最了解,但也必須學習工程方面層層解題的方法,以及商業分析的邏輯。


以前覺得一項產品只要醫師看到臨床價值,就一定可以成功;現在知道:沒有專利人家根本懶得聽你的案子,有了專利沒有工程師也沒辦法做出prototype,有工程師也不一定過得了FDA審核,過得了FDA審核也不一定Medicare等reimbursement會買單,像Soundbite募了八千萬美金、Medicare不給付一樣公司關門大吉。


藉著這半年的訓練,我把自己的project從頭到尾大更新了不知道幾輪,也努力的補足原本殘缺不堪的story telling,釐清許多可能會讓計畫失敗的環節、並一個一個處理好。最近開始找天使投資人pitch,大致上投資人都持正面看法。


我還發現很有趣的事情。有些名滿天下的前輩,跟他講你觀察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案,有時會覺得鬼打牆,怎麼他一直說些很官腔的答案?很像貪婪之島、瑪莎度拉的NPC商店老闆,如果你沒有解開某些任務或達成某些條件,他們就只用同一個答案敷衍你。如果你思考層面不夠深入、解決方案不夠實際、商業模式不夠清楚,程度不像business而像學校scientific project,這些前輩也很難給你有價值的回應。




尋找強力的隊友


小傑一行人去找「一坪的海岸線」這張卡片時,蒐集破關情報後,面對大魔王磊札的超強殺球,使出三人合體技才接住,並在小傑氣力放盡倒下時,由莫名其妙半途加入的西索利用伸縮自在的愛把球黏在磊札手上、逼他出界而獲勝,這獨來獨往的怪咖西索還補一句「這是團隊的勝利」。

在矽谷這邊認識不少工程師,基本上可以進Google、Apple、Genetech等大公司都不是省油的燈,更別提已經在矽谷創業的,一跟他們深入討論就覺得收穫良多,變成少女漫畫眼。


他們跟台灣遇到的工程師有什麼差別呢?


個人觀點。第一,對於從無到有的過程很熟悉,在台灣很常聽到「有沒有spec」這類問題,沒有spec就很難繼續討論下去。難怪許多前輩都在美國做前端prototyping的工作,量產端才回台灣。(所以我說台灣不要複製矽谷,要當矽谷需要的台灣)


第二,台灣的工程師通常在某個領域專精,若要跨領域的專業通常就揮揮手請你另外找人。但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是「即使非專精領域也懂一些,即使不自己做、也可以找到人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」的工程師。以前總醫師學長教訓我:


「你以為照會其他科是把問題丟給人家?錯!應該是你知道大概怎麼處理,只是需要人家背書!」


所以照會前對於該問題已經有基本認識,不了解的還查完資料才會診。當然我知道許多醫師照會是因為自己真的不會,工程師也是,但強者除了專長鑽研深,跨領域知識也廣,而且需要相當程度時間經驗的累積。

期勉台灣對於medtech有興趣的醫師、工程師、或產業鏈中任何一個角色,正是因為這條產業鏈太長而複雜,要全盤瞭解並不容易,但也因此瞭解越多、經歷越完整,個人的價值也越高。像我現在的夥伴,Google因為看到他發表過的論文找上他,雖然是wireless engineer,但是連implant的IC封裝也有經驗;跟研究所老師一起開過公司,基本營運細節都處理過,申請到美國SBIR的funding過,自己做過專利地圖⋯⋯基本上只差醫療與市場兩塊,補足了團隊在工程面許多缺角。

除了找強者合作,小弟拙見認為「互補」、「能溝通」也很重要。像我老婆看食譜就可以煮好吃的菜,我負責吃光外還把碗盤寫得很乾淨也算互補,角色互換我們可能就天天吵架了(老婆可以不要逼我煮菜了嗎我真的沒天份只想煮燕麥就好)。新創團隊因為預算有限沒辦法想聘100人就聘100人,小小團隊內分工合作又頻率相近可以溝通,就成為很重要的關鍵。


不斷提昇自己,全力奔跑



我有時候會想,如果我在半年前遇到我現在的夥伴,聽完我的pitch,他還會一口答應加入團隊嗎?我覺得很難講。對比半年前的slide,其實非常不完整,許多環節也還沒想清楚,像「如何說服reimbursement解決方案夠cost-effective」、「How to prove the benefit that you imagine?」、「What is the business model when you have data?」等。


經過Stanford Biodesign課程,許多環節弄清楚了,但是若談到募資及經營公司還不夠。我便去問比我厲害的高手。例如:如果談授權要注意哪些細節?新創公司應該如何分配團隊成員的股權?如何計算公司prevalue、如何談可轉換公司債(convertible note)、公司所在地應該如何選擇?


簡單說,找到比你厲害的強者進團隊跟你一起向前,如果你自己不再變強,要怎樣繼續當團隊一份子?像我們目前規劃技術股的股權分配依貢獻度調整,如果自己的價值有限,怎麼有臉拿比較多的股份?


這半年來我覺得自己成長不少,如果半年前的自己看到現在,說不定會嚇一跳「哇!原來走這麼遠啦?」雖然還有很多待加強的地方,我也不知道這個計畫能不能順利募到資金(申請美國SBIR說不定比較輕鬆XD),但奔跑時如果沒有用盡全力,就沒有機會看到前方的風景。


小小總結



醫療器材的開發過程,從需求、概念、POC、專利布局、法規、reimbursement、量產、品管、動物實驗、臨床試驗等等,是一條很長很長的價值鏈,沒有一人可以獨力成事,但也沒有人對這價值鏈一無所知、埋頭苦幹就能成功。越全面的學習與認識每個環節,是基本功,也越是個人價值所在。


在矽谷最大的幸運不是這裡的天氣與物價(一個月家庭基本開銷一萬美元不是蓋的),而是人才與豐富經驗的前輩都在這裡,開車半小時內都會到。這半年我受他們啟發很多,照顧很多,既然找到夥伴一起努力,我必全力以赴。未來也希望將這些經驗分享給身在台灣的朋友們。 

最後跟大家共勉:全力奔跑,才看得到前方的風景。


延伸閱讀:


[Biodesign] Development planning 

醫材開發 | 醫師常有的盲點


Fun Stuff in AAOS 20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