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

笨蛋!廢死是假議題,我們正把孩子推向更大的危險





作者:林佳緯醫師


最近廢死議題沸沸揚揚,搞得所有討論這話題的人都要先自清:
「我的立場是反廢死,我贊成死刑存在」,不然話都不用繼續講,直接就被嗆爆。

我也不是什麼衛道人士,但是把這次殺童案繼續想得深一點,我反而更加恐懼。殺童案本身帶來的恐懼非常直接而血淋淋,我也害怕我家小孩子一出門會不會被這樣隨機殺人的罪犯盯上?我應該做到不讓小孩離開我的視線半步?其實這些還好,接下來的推演才引起我更大的恐懼。



你以為死刑是處罰?
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報紙如何處理自殺新聞?其實這一直是很嚴肅而專業的議題,在台灣至少會在文章結尾放上:「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:0800-788995;生命線協談專線:1995」或者「自殺不能解決問題」.......等等一堆警語。

為什麼?因為會有模仿效應啊!



先說好,我不是精神科醫師,我沒有專業處理自殺意念的經驗或能力,但我想以我跟這樣的人相處、接觸的經驗,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。如果要更深入,請精神科醫師幫我補充或糾正,畢竟我只是頭腦簡單、電梯門要關了用頭去擋的骨外科醫師。

對於有自殺意圖(suicide attempt)的人或憂鬱症患者,一般人常會建議「不要想不開」「多想一分鐘你可以不用自殺」這種話,但對他們而言,自殺往往是「想開了」的結果;我聽過他們一個說法:


「死了是一種解脫,活著是一種懲罰」


對於一心求死的人而言,你沒有打開他心裡的結,只是叫他好好活著,對他而言不但完全沒有安慰到,卻只有反效果。不信你去問問精神科醫師,敢劈頭跟病人說「自殺很笨」「活著比較好」,專科醫師考試應該會直接被死當。

當已經一心求死的人,在報章媒體網路看到這樣的訊息,死者被大幅報導,你覺得他們會怎麼想?他們會覺得:

哇!好棒喔,死了被認識、還被記住。所以死亡真好。

什麼狗x!!!但我想告訴你,他們真的這樣想。




(請參閱: 一個憂鬱症患者的告白:請收回「自殺不能解決問題」這個口號)



所以如果真的迅速審判、執行死刑......


我覺得,完全不會有嚇阻效果反倒在鼓勵這樣的行為,而且這樣的人在下手前還會考慮:夠不夠凶殘?人殺得夠不夠多?足夠讓法官立刻判死刑嗎?新聞會不會一直報導我、讓我的名字被歷史記住?


想到這邊,我已經雞皮疙瘩都起來了。


所以那邊鼓吹反廢死,要求速審速判速決的人,你們真的了解這群社會邊緣、不被關心、痛苦沒有出口、已經一心求死的人,心裡所想、所盼望的是什麼嗎?死亡正中他們下懷,何不開始計畫更殘暴、範圍更大、更令人髮指的殘殺、讓法官判決他們死刑,「求死得死」呢?



更何況,重點根本不在廢死


奇怪的是,檢討「我們社會出什麼問題?」的聲音遠遠落後於「該不該廢死?」我沒有一些社論作者這麼溫暖,希望用愛融化一切,但很少人檢討「為何他們有動機犯罪」,大家都不覺得很詭異嗎?

雖然根本的問題可能複雜難解(社會階級、貧富差距、自殺防治、品格教育......等),找出這些可能有動機犯案的人、加以疏導、讓他們的痛苦有出口,可能也非常困難。但如果我們一昧想尋求「症狀解」然後得到快感,會不會又是一個「飲鴆止渴」的惡性循環?

所謂飲鴆止渴,就是出現這樣喪心病狂的人,你速審速判速決,短時間你心裡舒坦了,結果鼓舞更多有這樣念頭的邊緣人出來做類似的事,變成一個惡性循環;所以「速審速判速決」只是讓你爽快的「症狀解」,短期間好像正義得到伸張,過一陣子卻發現更多這樣的變態出現......





你那麼厲害,那你來說說怎麼辦?


我不厲害,我超弱的,而且我超膽小超害怕。

我害怕因為大家只討論廢死,引出更多變態用一樣或更變態的手法犯案,我害怕哪天遭殃的是我自己的孩子,我害怕現在社會大眾鄉民以為的正義,帶來更大規模的災難。

因為,我接觸過這樣一心求死的人,對他們而言,「死亡不是懲罰,是獎勵」

如果問我該怎麼做,我想我會告訴這幾個犯案、一心求死的變態:


「我們不會讓你死,我會讓你好好活著,用一輩子償還你的罪孽,千方百計讓你想死死不得。」因為對他們而言,帶著罪惡感活著,才是最大的懲罰。你說浪費納稅人的錢?你怎麼不去問問劉政鴻。




延伸閱讀:

醫療系統崩潰的系統動力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