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林佳緯醫師
週末早上,準備著第一次Biodesign Workshop時也逛著臉書,偶然看到任職於母校港明高中的學長,貼出今年滿級分上台大醫科的學弟,家長會長獻吻的新聞。
「胡凱毓說,小時體弱常進出醫院,見許多病患苦於醫療資源不足,小學時就立志行醫」
「目前國內就診環境,外科醫生不再吃香,急診壓力風險都大,但胡凱毓在到台大面試時,還主動到急診部參觀,看到醫生忙個不停、十分勞累,別的學生或許打了退堂鼓,但他反而更堅定未來要選擇變成外科或急診醫師。」
我一開始只是淡淡回了一句,
「傻孩子。」
沒想到後來這個討論串引起一些小小討論,包括大家不相信十年後他真的會走外科或急診、也引來大家批評現在醫療環境高壓力高風險的論述。
想當年......
其實這種新聞稿純粹是發來當廣告,我想應該個高中名校多少都有,特別挑這則只是因為同為港明高中的學弟,突然心有所感罷了。
私立高中在聯考時代一直是南部的明星學校,當年老師以剽悍兇狠出名,只論成績其餘不管是推動每年許多畢業生考上醫科的品牌保證。後來沒了聯考,據說母校經歷一段陣痛期,現在錄取醫科、金榜題名的學弟妹們已讓母校重回明星高中之列。
姑且不論這位考上台大醫科的學弟,在新聞採訪的說詞是真心還場面話,在當年考上醫科後,走在校園還真的好像後面掛著披風一樣,連平常正眼不瞧一眼的老師都笑呵呵過來恭喜。考上醫科根本就像拿了頂皇冠戴在頭上,豈是一個爽字了得。
更何況,我不是醫科保證班,卻考贏一堆保證班的同學,那種虛榮感更無比強烈。
誰知道......
後來大學畢了業,當完住院醫師,真正體驗到台灣近於崩壞的健保制度,雖然有白袍加身,享受另一種虛榮感,但在大環境變化下,醫院常掛在嘴邊的「共體時艱」,每天都在懷疑到底哪一天才存得到退休金?會不會哪天失手被告,沒三千萬抽不了身?
從住院醫師開始,老師每天灌輸「不寫paper就等著被淘汰」「去診所賺錢卡實在」的觀念,會開刀、能教學、會做研究的人才是人生勝利組(或其實只有第三個才是)。
你不覺得很像嗎?高中時老師告訴我們,考上醫科才是康莊大道、才是勝利;當了醫師,老師告訴我們,努力工作、認真寫paper,才有機會往上爬。然後,我們這些傻孩子不斷努力,才勉強在健保底下做著廉價勞工。
你告訴我,努力往上爬,成功的比例有多少?就算爬上去了,你的生活過得比較好嗎?還是像老鼠滾輪只是滾得快一些?
但我不想再抱怨了。
其實大家都對現況不滿,你可以輕易在那個討論串,或更多地方聽到醫師的抱怨:抱怨健保、抱怨醫院、抱怨奧客。只是,這樣跟高中成績考爛,被老師用尖酸刻薄語氣諷刺後,想要回家做草人拿針扎的自己,有多大差別了?
本來期待醫糾法通過,可以直接讓醫療崩壞,說不定能逼健保重新設立制度,但目前已在醫界前輩努力下擱置了,大家本來認真思考出走的心,似乎又回到原點,然後一個小出口又讓大家爆炸、繼續抱怨。
在醫院工作,永遠都要被「共體時艱」這句話拍肩,然後默默接受薪水越做越少的現實,還擔心著會不會有醫糾呢?醫院也直接扣你薪水幫你保險了。好像這次考試出了超難題,本來覺得自己答案寫得不錯,結果老師說太多人分數低,考試分數直接不算。你賭爛又能怎樣?
換個班級念?換個學校念?最好你有這膽識。
講到後來,我們其實還是傻孩子。而且奴性堅強那一種。
我想改變。
後來我接觸到Biodesign後,我發現原來醫師在醫療器材創新設計的產業中,可以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,而且在圈子裡面努力已久的工程師們,過去常被醫師中的「key opinion leader」整得七葷八素。
(by 台灣生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| 廖俊仁博士)
(by UC Berkeley | Katrina Lee)
但是許多醫師聽不進去別人建議就算了,連基本工程概念、市場概念、法規與專利等等都不懂,卻只會叫工程師、叫廠商把某樣產品做出來。所以在許多研發人員眼裡,醫師加入團隊往往是「負面」的意涵。
又,如果醫師願意踏出舒適圈,去真槍實彈接受商場血淋淋的試煉呢?如果大家願意接受不同看法的人打你臉,然後笑嘻嘻地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,會不會比坐在電腦前面抱怨健保、抱怨醫院、抱怨奧客,來得好一些?
至少,我看到許多前輩期待著!
我們在2015/06/20舉辦第一次小型的Biodesign Workshop,其中有十幾位醫師、工程師、準上市公司副總經理一起討論。雖然第一次試辦還有非常多進步空間,但這些人都是停止抱怨、走出來的人。請容我向他們致敬!
I'm so tired to be a silly child.
延伸閱讀:
超激!Biodesign初心者攻略
初遇,Biodesign Workshop -- 【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討論區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