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

Observation on People





作者:林佳緯醫師


學期過了大半,我們小組做了相當多研究,討論過程也讓彼此熟識多一些。今天把作業交出去後有點小空檔,來寫寫我對人的觀察吧。


文化差異


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,組員問大家「這個project對你而言的priority程度多高?」我覺得雖然大家口裡說不是first priority,還是會當成真正要賺錢也會賠錢的business,當自己是leader的高標準找資料、做研究、做訪談。他們眼裡的team work讓我有「沒拿出當CEO的本事、實質貢獻,就會被淘汰」的恐懼感,他們任何一個人都足以跳出來擔當一個團隊的leader。

Google找得到的資料算基本,我們組員還會看醫學期刊,蒐集商業資料,上上週還把Lymphedema的教科書pdf檔上傳群組(叫我啃完這一本嗎?我是外科醫師耶XD)



不誇張,這種強度遠勝我在成大上課時的小組team work,在台灣做一學期的內容與深度,在這裡大概一兩星期吧。而他們眼中,這只是基本程度的貢獻。

為什麼我會這樣說?從小考試就是誰解題技巧高明、誰背的題型多,誰就得高分;但現在不是人家「出任務要你完成」,而是「如何自己出題、自己解題」,所以每週research update的模式大抵上是「我提出某個假設」、「我查文獻整理後心得如何」、「我去訪談去研究得到某個結果」、「我下一步的計畫」。

小組討論時作什麼?剛剛說的research update大概只有十分鐘(而且每個人都要有所貢獻),接下來討論的是方向與下週作業的細節。在台灣,討論時間醫師可能還在解釋疾病的生理病理知識,在美國,了解基本知識是自己的事、不要浪費大家時間(除了我,我們組有三位MBA、一位工程師)。

所以每週都有作業,但作業花的時間其實不多,做研究念paper找資料的時間才佔掉大部分的精力,而且還要迅速整理出take-away message給大家。

我想他們從小到大可能都不斷在經歷這個模式,所以做事的態度與方式都內化了;而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看出來、適應它。過程雖然痛苦,但可以隨時感覺整個team在前進。


關於衝突


組上一位中國來的年輕人,能力不錯,也有創業經驗,不過感覺上跟不太上team的腳步。我們組上最資深的成員在某次爆點後說:

「I'm angry. I feel frustrated because......」

甚至在這位中國年輕人缺席時明白表示「我覺得他在拖慢我們前進的速度」,(讓我也為自己捏一把冷汗......)你會發現美國人會願意說出心裡話,而非維持表面上的和諧。身在其中會很明顯感覺到,浪費時間才是罪大惡極,誰還跟你講禮貌?

不過大家就把我推出去當和事佬,畢竟可以用中文溝通。同時我也感受到當醫師的價值:以前門診人這麼多,難免有難溝通的病人,早已訓練出一定程度能力可以「把自己情緒暫時放一邊、甚至檢視、找出對方行為的原因」。所以聽每個組員抱怨,我竟變成中立調停者。


離開舒適圈:no one waits for you


最近推甄滿級分填醫學系的話題好像有點夯,但在美國一方面因為只有後醫制度,所以醫師有不同背景也是合理的事。但參與Biodesign innovation course的每個人都像變態身懷絕技,同時具備名校工程師與MBA根本比比皆是,像我們資深組員大學念computer science,後來到銀行做到CAO(Chief Administrative Officer),又到Bain capital工作。

大學念什麼科系重要嗎?他們讓我感覺「具備什麼能力」更重要。醫師沒啥了不起。

說真的,跟高手合作就是一直把自己推到懸崖邊、努力掙扎向上攀爬的感覺,這是我在台灣從沒有體驗過的,相對來說台灣的環境太舒服了,醫院裡眾人服侍醫師,出了醫院產業界還是把醫師當寶,在這裡你沒說或做出些名堂,你就是nobody。

真的,他們覺得無法跟上大家速度的話,直接fire是最快的方法,沒人會等你的。



延伸閱讀:

Start of Stanford Biodesign Course

Disease Fundamentals 【Stanford Biodesign Course】

傻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