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

Why Prototype Matters?







作者:林佳緯醫師


今天來跟大家聊聊Prototype。

Wikipedia的定義:A prototype is an early sample, model, or release of a product built to test a concept or process or to act as a thing to be replicated or learned from.

也就是說,在正式產品出爐之前,我們需要做個簡單的實驗品,不管這東西是不是實體。簡單的說,就是用最快的速度、最低廉的成本,把概念實際化,就是我們說的Prototype(原型)。

大家應該覺得Prototype很麻煩吧?為什麼我們非打造出個prototype不可?prototype完成度要多接近成品?做prototype真的可以提昇成功率嗎?


Prototyping很困難嗎?





相反,設計者應該要越簡單越好。

如果要開發一項產品,你覺得需要做出幾個prototype才夠?開發一項產品,需要花費許多時間、金錢,產品上市前可能需要申請專利(也要錢),推出產品也要考慮商業模式(布局也要錢),如果花了一堆錢、這麼多人累積而成的高額時間成本,推出的產品結果消費者不埋單,這樣失敗的成本實在非常高。所以,我們需要快速做出測試版本,快速失敗,快速修正

大家看看這段影片:




這是App製作團隊的prototype。你覺得成本多高?用厚紙板做個大框框、手機就能辦到的錄影?讓我們看看成品:




還有孩子的笑聲:




雖然一般設計團隊都先進行腦力激盪,再做出成品,事實上如果可以在腦力激盪過程中,快速做出prototype,對於腦力激盪有時也很有幫助。一次完整產品開發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金錢?一次快速原型(rapid prototype)呢?相信你可以了解rapid prototyping的重要性了。


Prototype需要做得多精緻?


嚴格來說,只要能傳達概念就行。

不過還是要看你的原型要給誰看啦,如果給厲害的伯樂,簡簡單單可能人家就埋單;如果是給較末端的消費者,可能要精緻一點。當然前面通過一系列rapid prototyping,可以減少「接近成品的prototype」失敗的風險。

我拿發表在「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討論區」裡,廖俊仁博士(台灣生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)所分享的經驗來當例子。他們開發的人工泡沫腦膜,需要想辦法把泡沫以非常溫柔的方式apply到腦組織上,但是保存上又需要高壓罐,怎麼辦呢?




大家可以看到他們也是經過許多不同的rapid prototype發展,接下來畫出許多草圖後,挑出較可行的幾個再製作進一步的prototype:




這時候醫師、工程師們可以拿著這個原型試試手感,看看會不會太大?這個樣式在手術中會不會造成什麼麻煩?還有什麼要改進的?有個實體大家會比較有感覺。做到這邊,你覺得成本多少?XD




這是廖博士團隊最新的「prototype」。基本上拿來賣我,我鐵定立刻買單 XD

PS: 廖博士還有更精采的開發過程分享,有興趣的人歡迎加入「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討論區」!


Rapid Prototyping觀念只能用在醫材開發嗎?


完全錯誤。應該說醫材開發受這一套rapid prototyping觀念的啟發,我們先澄清「臨床需求」是要「解決什麼問題」,然後靠腦力激盪的過程,產生許多解決方法,再透過實作prototype驗證想法。其實許多工業設計現在也都利用這套流程。間單來說,prototype是用來幫助思考、驗證可行性的工具。

其實rapid prototyping的觀念可以應用的範圍太廣了。例如之前台北市想推行「行動派出所」,但是一下子大規模實施一定招惹民怨,因為沒人知道做出來會有什麼好處、壞處。那怎麼辦?永遠維持現狀不做改變就好嗎?其實小規模試行(例如挑一兩個派出所)後,快速檢討、快速修正,並且立刻把過程與結果公布出來、消除消費者疑慮,就是rapid prototyping的精神。

我在一年前聽過楊育修老師的課,他是一位很特別的人,看他的簡歷:嘉義高工木工科、臺北工專家具設計科、英國新堡大學中英文口筆譯學系碩士,第一時間就覺得:哇~真的假的?木工跟口譯系根本八竿子打不著吧?而且拍了「Design & Thinking」這紀錄片,與夥伴成立台灣最大的Maker space(30雜誌報導),後來又拍了一部「Maker」(自造世代);值得一提的是,電影都是在Kickstarter上群眾募資的。

上完課後真是充滿能量,不停思考著:有什麼是我可以做的?當時我對於醫院開刀房人員跟骨科手術的熟練度頗有微辭,但思考他們的困境後,我發現因為人力因素,新進外科助手無法固定在專科,三個月就要輪調別科,但,三個月才剛開始熟練啊!以往,除了抱怨沒什麼好做的,但我用最短時間向院方、廠商、資深護理人員找資源,開了一個TKA workshop。(過程寫在「我的Parking Day嘉年華 -- 聊聊這次TKA工作坊」)





其實一系列的Biodesign Workshop也是Rapid prototype。其實醫材開發的課程、論壇台灣很多,但是真正針對醫師設計的......Zero。當初我先成立臉書社團,希望有個小地方帶領有興趣的醫師跨過門檻、進入醫材開發的圈子,然後舉辦第一次的Biodesign workshop(高雄)。沒人知道應該怎麼舉辦、怎樣的內容適合、會有什麼效果,但「動手做」之後,才發現:「喔,原來醫師想知道這些、那些」。

而之前歷次Biodesign Workshop都著墨在「Need statement」,漸漸有些聲音,希望討論可以更進一步,進行到Ideation的部份。之前沒有做不是因為不想,而是有困難度。第一,專利歸屬權,如果成功產出一個有機會成功的產品,怎麼分攤?第二,成本昂貴,之前只要一個白板、一台投影機就可以搞定,想做到prototyping就需要適合場地、材料,這都會讓成本上升。第三,講師難找。過去我們靠STB fellow加入討論維持品質,偏偏STB fellow都忙於自己的新創公司,Startups最大的特色就是「不確定」,好幾次約好的講師因為臨時有事無法前來。


那,為什麼還要做進階班?


其實很多人質疑,包括我老婆跟我自己。我回顧這兩年踏進醫工所、在biodesign course中與團隊澄清臨床需求、腦力激盪、製作原型、最後申請provisional patent,其實最有趣的是brainstorming跟做prototype這段。帶一些新手進這圈子,不讓大家體驗一下這部份,好像說不太過去吧?XD

我覺得更重要的是,這段時間做這麼多事情不只自己爽而已,我希望有更多類似的朋友,一起來做這件事。其實改變醫療不只器材,包括環境、流程、檢查、人員訓練......太多太多的面向,都可以套用「Unmet need → Need statement → brainstorming → prototyping」這個流程,快速做出改變。例如,最近兩次討論中有精神科醫師提出「檢查」或「治療」上的需求,而我感覺「流程」上的創新甚至比「器材」上的創新還重要,但醫療器材只是工具,深入問題本身,把最根本的問題解決掉,才是最核心的能力

學習Brainstorming技巧、實際動手把Prototype做出來,我認為大家一方面可以知道「原來我有能力做出改變」,一方面可以體會「清楚定義問題:爆炸重要」。

其實這次我已經做好會賠錢的心理準備(沒辦法,成本就是比較高),說不定不會有下一次,但我認真覺得,這個火種需要被傳到下一個人手中。


如果你也對現狀不滿、想做出改變,但缺乏有系統的方法,來報名吧!

報名網頁連結在此



延伸閱讀:

Design & Thinking

【Biodesign Workshop、台北】回饋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