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

健保,何去何從?





作者:林佳緯醫師


有鑑於前日,我在臉書上轉錄台灣公道伯的貼文,並對於健保底下醫護人員目前許多困境做出評論,沒想到馬上被蘋果日報引用。為了避免被認為「單純想吐槽公道伯」,還是把較完整的想法寫下來以免誤解。

基本上我不只一次引用公道伯粉絲團的投影片,因為內容深度夠、呈現方式簡明易懂,粉絲頁管理者對於時事反應極快、與分享者互動極快,這個年輕團隊真的需要大大讚賞一番,我個人認為甚至超越柯P選舉時團隊的表現,即使小英也不及。

對於健保,我想多數醫師是又愛又恨(好吧通常恨比較多),即使民眾滿意度極高,我們都知道那是醫護人員血汗換來的。所以在臉書上醫護人員一談到健保,咒罵聲永遠不絕於耳。

近日因為藥價政策引起一些聲音,我在之前略為整理看法。先講今天的結論:看起來健保正在做愚蠢荒謬的事,慢性自殺中,事實上可能反而是醫護人員的轉機


關於人力




台灣公道伯粉絲頁製作的投影片提供解法,希望改善勞動環境。事實上想要改善到「醫療人員覺得合理」,現在健保財政根本無法負荷。現在插氣管內管比通水管便宜、藥品比糖果便宜、健保鋼板與骨髓內釘大概快比印度便宜,如果合理反映醫療糾紛賠償風險(目前完全沒有),恐怕健保一個月就破產。

健保就這麼多錢,卻需要這麼多人,怎麼辦?第一個方法,就是壓低醫護人員薪水,第二個方法,就是找便宜的醫護人力。最近因應住院醫師88工時(每週上限88小時),使得原本的值班都移轉到年輕主治醫師身上:住院醫師跑得掉,主治醫師不敢跑,養一位資深主治醫師可以包兩位年輕醫師,耐操有檔頭又萬能工具人。如果我是經營者也會做一樣的事。

君不見,現在年輕主治醫師拼了命找「非醫療」的出路,為什麼?被操也有個限度,更何況老師不退休,年輕人根本看不到未來;想辦法在健保底下每個月多一兩萬塊薪水,只是杯水車薪。我認為,一旦醫師少到人家願意自費求你幫他看病或手術,醫師重新拿回定價權,人力才有可能停止流失。


開拓健保財源


其實我滿常聽到大家抱怨:「二代健保補充費根本是變相加稅!」我基本上是同意的,因為我們繳得比一般人高很多,說不定比許多懂得避稅的大老闆多,如果要開拓健保財源,是想從民眾身上挖更多錢嗎?

我最近聽到一個數字,可能需要更多查證。健保每年四千億,台灣非健保的各大醫療保險有三千億的市場;美國規定醫療保險要支出八成以上在消費者身上,而台灣健保外的醫療保險支出不到三成。那,三千億x70%=2100億在哪裡?這可能要問金管會與台灣各家保險公司了。臨床上我們在門診遇到病人要求開立診斷書,常常聽到病人抱怨私人醫療保險不予給付、或極盡能事地挑毛病拖延給付,可見一斑。

另外,如果你是保險公司,怎樣的人你會收取較多保費?一個健康、注重養生、無不良嗜好的人,和一個抽煙喝酒嚼檳榔,哪一位的健康風險較高?先不討論補充保費級距問題,答案是一樣高。所以注重自身健康的人交健保費,醫治不注重健康的人,你覺得合理嗎?你說煙捐已經收取額外費用,但這筆錢有用來重新分配嗎?別鬧了。


檢討健保項目


這是許多醫界前輩奔走呼籲的作法,我也相當支持。(請參閱:「醫療人球,全面啟動!」)問題是,健保署有執行的能力嗎?我滿懷疑的。現在的DRG粗糙無比,完全不能反映真實醫療現場難度,你要我相信健保署「總有一天」會改正目前所有問題?

檢討健保項目另一層含意可能是提昇醫護人員給付。氣管插管464點,乘上浮動點值跟醫院分成,醫師可能拿不到三百塊台幣,卻要承擔三千萬的風險,你改成4640點我都覺得不算合理。如果每一項都這種增加法,健保承受得了嗎?




烏托邦裡的人性


健保走到今天這一步,我覺得很大的問題是:只注重「人人生而平等」的理想,忽略真實世界裡的人性。我認為制度設計不能不考慮人性,包括浪費、貪小便宜、告醫護可以發大財的可能性;以及停止假設醫護人員可以不計代價的為「醫德」二字散盡家產、不顧風險與荷包。

現在健保底下品質好、價格高的藥物(好吧台廠應該也有),各類醫材骨材,都因為健保逐年砍價,醫院為了利潤砍得更兇,造成廠商根本賠錢做生意、紛紛退出,接下來拿健保卡沒好藥、好醫材,要嘛用自費品項,要嘛私下進口國外好藥品,日子一久會如何?

拿著健保卡,發現只能看看醫生(可能只有30秒),拿副作用大、效果感覺不出來的藥,想得到品質較佳的醫療必須靠私人保險給付(甚至不給付),那你付健保費幹嘛?買私人保險幹嘛?但需求永遠在,我認為最可能是出現新型態的私人保險,這些保險與特定醫療院所簽訂合約有限度合作,逐漸取代目前健保;然後健保只剩社會底層民眾願意使用,真正回到「社會福利」的角色。

這樣不是很好嗎?我承認許多民眾無法接受最好的醫療,但健保應該保障「基本醫療人權」、而非「最高醫療品質」,不是嗎?所以,我認為不要再罵健保局了,讓他繼續維持目前的腳步,該退出市場的高品質藥物、醫材就退出,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本來就不是人人享用得起。吃不起高檔牛排你要怪店家沒有大愛嗎?


被忽略的危機:老年人醫療需求爆炸性成長


為什麼健保一下子就入不敷出?一方面制度設計不良,因為我們都是從「疾病」角度出發,健保是用來「治療疾病」的;另一方面因為高品質醫療,平均餘命增加,大家越活越久、慢性病越多,醫療支出就越高。這兩個因素加起來,基本上是一個增強循環,像滾雪球越滾越大,現在一堆毛病只能說是併發症出現。




這張照片是我參加醫療器材會議「Global Ecosystem for Innovative Medical Devices Industry Symposium」時、加拿大speaker的slide,根據他們預測,到2030年60-90歲老年人口需要增加的支出可以達到240億美金。這種數字我想沒有哪個國家承受得起,所以這個危機恐怕不僅是台灣,而是世界各國的照護體系都該重新思考設計。


我所認為的烏托邦


之前看到報導,一家荷蘭公司Buurtzorg用社區照護模式,翻轉荷蘭居家護理產業(報導連結)。我不是很清楚它的商業模式,但我猜測是以類似「個人健康帳戶」的模式,把護理人力用在「預防」,藉此減少疾病的發生和醫療系統開銷,再由此體系獲利。

如果政府要把錢花在刀口上,避免大家預測的醫療支出爆炸成長,這才是我認為健保該做的事。不過台灣人的特色之一就是短視近利,沒有立即效果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錢,這種需要一段時間才看得到效果的事,還是放在心裡想想就好。

至於健保?按照目前持續演變,未來可能拿著健保卡卻只有掛號的功能,好的藥品或醫材一律需要自費,而現行私人醫療保險又支付不到三成金額;醫療需求推動新型態保險出現、給付八成以上醫療費用,而且這些私人保險不是慈善事業,會比健保更注重預防與風險控管,把投資目標擺在預防而非治療,這時不斷惡化的醫療環境才可能有轉圜餘地。你問我要幾年?問天吧。

以上,是我說「健保就讓他繼續爛下去,醫療崩壞才可能停止」的意思。



延伸閱讀:

談近日健保原廠藥差價、重複用藥核扣政策

醫療系統崩潰的系統動力學

新聞「高雄長庚部長郭耀仁A健保 遭院方免職」之我感

【明天過後】八仙粉塵爆炸: 醫療界史無前例的災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