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

前十字韌帶重建新觀念:前外韌帶合併重建(Combined ALL reconstruction)

 





作者:林佳緯醫師


關節鏡前十字韌帶重建已經是多年來治療「十字韌帶斷裂」的黃金治療準則,在美國,每年約有20萬例的十字韌帶重建手術,對於從事運動醫學領域的骨科醫師,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可說是專科訓練的基本功。

運動醫學領域對於前十字韌帶治療也不斷進化,從十年前的傳統transtibial high femoral tunnel演變成anatomical femoral tunnel,近年來也越來越多醫師開始討論一條關節外的韌帶:前外韌帶(Anterolateral ligament),許多基礎生物力學研究證實這條韌帶讓關節的旋轉穩定性更高,而臨床研究則發現可以降低重建的十字韌帶再斷裂風險。


什麼是「前外韌帶(Anterolateral Ligament, ALL)?」






這是一條當住院醫師時從沒聽過的韌帶,過去當身體檢查時發現前十字韌帶斷裂、合併有外旋不穩定時,會當做LCL(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, 外側側韌帶)或PLC(Posterolateral Complex後外側複合韌帶)損傷、加做LCL/PLC重建。

150年前一位巴黎的名醫Segond在解剖時,發現膝關節外部有一條「纖維組織帶fibrous band」,但後來被漸漸遺忘;直到一位比利時的骨科醫師Dr. Johan Bellemans、以及他在University Hospital Leuven的同事,2013年發表在Journal of Anatomy,將這條韌帶命名為「Anterolateral ligament, ALL」,並清楚描繪出其解剖構造與實際功能。

這篇研究解剖了41隻膝關節,發現有97%都有ALL的構造。關於ALL的生物力學特徵也陸續出爐:

  • 單將PL bundle切斷,不增加anterior translation與rotation (Monaco et al., 2012)
  • 當膝關節屈曲(Flexion) 超過30度時,ALL比ACL更有效防止脛骨內旋(Tibial internal rotation),也與Pivot shift test positive高度相關
  • 於不同角度下、防止脛骨前移(Tibial anterior translation)的能力,ALL弱於ACL

臨床上我們遭遇過ACL重建手術後再次斷裂或鬆脫的病人,會不會就是ALL也受傷、但我們沒做修補或重建的關係呢?

過去做雙股ACL重建就是希望PL bundle可以控制旋轉穩定性,雖然生物力學已經證實single bundle與double bundle無明顯差異,針對旋轉穩定性的議題原來關鍵在ALL嗎?

如果每個病人都做ACL+ALL的重建,會不會過度限制脛骨內旋呢?這些都是值得後續觀察、值得再深思探討的問題。



何時要做ALL重建?


每一個ACL重建。

JBJS 在2017年的文章裡認為,手術的適應症包括:
  • Young age (<20歲).
  • Participation in pivoting sports or a high-demand athlete. 頂尖運動員
  • Evidence of a high-grade pivot shift on examination. 高度旋轉不穩定
  • Evidence of a lateral femoral notch sign on preoperative imaging. 術前X光發現遠端外側股骨有凹窩
  • A Segond fracture.
  • Revision ACL reconstruction. 重修的ACL重建
  • Chronic (>=12 months) ACL injury. 慢性的前十字韌帶斷裂
那何時不建議做ALL重建呢?
  • 原本的ACL graft不管三折或四折,直徑都<7mm,這通常意味著ACL重建可能會失敗。
  • Lateral compartment arthritis 外側膝關節炎(relative contraindication)
  • 骨科醫師不熟悉 XD

手術重建方式


目前主流的手術方式是以「經皮韌帶重建(percutaneous )」,只需額外2或3個小傷口將肌腱方別一頭固定在股骨遠端、穿過皮下後另一頭固定在脛骨近端,即完成ALL的重建,因為ALL原本就屬於關節外(extra-articular)的韌帶。

網路上隨便一找就好多種重建的方式,傳統方式多須用大傷口進行;而經皮的韌帶重建雖然傷口小,往往需要好幾顆縫線錨釘(knotless anchor),在台灣,光兩顆錨釘就需要自費約65000、還不含內視鏡與十字韌帶自費材料等,對病患不啻是一項負擔。我的好友林口長庚邱致皓醫師提出一項簡化的手術方式,只需一顆自費的縫線錨釘(knotless anchor)就可搞定,不但可縮短手術時間、降低手術難度,還更便宜,真是骨科醫師和病患的福音!




本圖來自這篇手術方法的內文,作畫的是傳說中STB fellow、色鉛筆女神 Emma Cheng,她有週邊商品Line主題喔!

我目前照著這個方法做了幾位病患,果然步驟簡單、病患術後旋轉穩定度明顯提昇、術後疼痛改善與功能恢復速度似乎也增加了。另外我有一位病患使用異體捐贈肌腱(Allogenous tendon graft),可以把ACL graft做得夠粗(8-9mm)、ALL也可以做到5-6mm,完成手術確認穩定度時,真是非常感動。以上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!


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