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林佳緯醫師
仔細一看,距離上一篇文章已經一年,可見我很認真弄公司的事(
「怎麼賣」是問題?明明大家都要在pitch deck裡面說明商業模式啊?基本上生醫新創團隊內有商業背景或商管訓練的人才非常少見,若有醫師在團隊中,大部分也認為「醫師想用就能大賣啊」,更加深生醫新創沒有現實感的狀況。沒有現實感會怎樣?想找人代工、代工廠NRE開得爆高,想自己搞產線弄GMP沒錢也沒人會蓋廠顧廠查廠,然後呢?先想辦法活著再說。
為什麼沒人想幫新創代工?如果這張單會延遲目前產線、看來說不定只有一次單,NRE開高一點把這些小毛頭嚇跑最簡單啊。自己弄產線為什麼不行?即使有業內高手幫忙蓋廠、顧廠,幾千萬資本也是跑不掉的;還有下一階段查廠,沒有足夠完整的團隊是無法成功拿GMP認證的(還有ISO13485你考慮到了沒?)
這根本是雞生蛋、蛋生雞的難題:沒單怎麼找代工?沒製造怎麼有產品賣?分享我自己的突破方式之一,就是學經銷。
經銷在做什麼?
產品再好,賣不掉都只是庫存(財報上的赤字)。醫療器材基本上是個高度寡佔、高度封閉的市場,同一項產品同一家醫院不同醫師銷售額就差異很大,更何況不同醫院、不同體系
醫院採購部門也不是只聽醫師的話,請大家想一想,申購機器、設備、或進新產品建碼開碼,真的是醫師說了算嗎?高層只聽醫師或主任的話嗎?價格誰決定?採購部門才是核心。順便一提,一般做生意、銷了貨,多久拿得到貨款?客戶開三個月的票我爸小公司就愛做不做了,國外客戶沒付錢(至少T/T 50%)連產線都沒得開,沒付清提貨單沒得拿。大家要不要去問問自己醫院開幾個月的票?這麼惡劣的環境誰有能耐做生意?誰去搞定醫院採購部門?經銷商。
(先消毒,我尊敬採購部門,這是健保下、醫院承受巨大經營壓力不得不然。)
我觀察到一個現象,一個產品的工廠價交到總代理或經銷,如果超過終端售價四成,除非這產品強到爆或特殊理由,經銷商是幾乎不會想拿的。新創公司辛辛苦苦花一堆錢開發或技轉、專利、法規、品管、產線、健保碼/自費碼,拿不到四成?
一般的經銷層次如上面那個箭頭,假設每一層都拿適當利潤30%,到醫院端已經是1.3^5= 3.7倍的價格,回推出廠價大約是27%,前面所謂的三成就差不多是這個意思。但是新產品不用做教育訓練嗎?醫學會不用擺攤嗎?瑕疵品或醫師使用不當叫廠商吞你不用吞嗎?醫院票期那麼長沒有足夠利潤當來做慈善嗎?工廠一次下貨那麼多庫存不算成本嗎?如果還要買工具幾十萬成本不用攤提嗎?這些都廣泛屬於我們所謂的marketing成本。新產品沒資源作marketing,那最好祈禱產品優到醫生排隊來搶。
另外,您認為花一樣成本、時間、資源,應該壓低工廠製造成本、還是提昇經銷端的利潤呢?兩者兼具當然好,只能選一個我比較偏好後者。
那要如何削減經銷層次、讓大家的利潤提高呢?垂直經營、結盟都是好方法,但是如何自己垂直營銷、或讓經銷商配合你,沒有產業經驗的初創團隊恐怕沒那麼簡單做到。即使想賣到國外,通路架構通常也大同小異。
醫師面對經銷商的優勢
講到這裡就必須提到醫師在新創團隊的優勢:兼具客戶與上游廠商的身分。
醫師通常想得到如何「用」這項新產品,卻通常不知道如何「賣」,例如該產品是可以當主角、或適合搭配現有產品線?或許某經銷商手上不錯的產品,卻因種種因素市佔率不高或利潤不好,搭配販售可以提高整體價值或客戶使用意願,那就值得往下繼續談,說不定未來賣得不錯可以經由原廠的國際通路、partnership賣到國外,甚至併購下來。搭便車、不與檯面上大咖為敵,我認為是比較合理的商業邏輯。
(不過許多新創團隊
另外,經銷商為什麼要跟不認識的新創團隊透露市場營銷戰況?產品做哪些修正比較好賣、
也不能全被經銷商牽著走
經銷商很重要,但不是成功唯一的關鍵。經銷商那麼多,要跟誰合作?是區域的大經銷商、還是中型經銷商、或各地小經銷商?其實各有優缺點:
如果我有上市公司的資源,工廠自己做經銷當然利潤全在自己手上,但是要建一個團隊要花的成本絕對不只雇用一群業務代表而已。大經銷商可以北中南某區全拿、或台灣四大連標掌握其中一個,一次下一千萬台幣的貨不會痛
另外,經銷商的信譽、風評、成功的案例也很重要,暗黑面的故事我也聽過不少;合約要談清楚、該保護的保護好,在金錢誘惑/壓力面前大家都是凡人。
新創團隊學經銷的建議
首先,新創團隊內沒有懂產品開發的醫師、就去跟經銷商打交道是很辛苦的事情。經銷商比較習慣跟國外原廠、工廠談生意,所以還未取到證、沒有健保碼/自費碼的產品他們大概懶得理(除非是同成分換個包裝或品牌就出貨的產品),但這也不是新創團隊想做能做的事。
第二,學會經銷商看產品的角度、抓成本利潤的原則
第三,我同意賣股票可能比賣產品有效率,但是產品賣不動、股價拉得再高,我個人可能睡不著覺。因為做新創,就是因為想要改變現有方案做不到的事、創造新的價值,股價是創造價值後投資人給團隊的肯定。然而想要把產品遞送到醫師手上、在病人身上使用,「怎麼賣」絕對不是最後才考慮的一環。相反地,我認為越早與通路端交換意見,越能降低風險。
延伸閱讀:
Low-Hanging Fruit
台灣醫師創新的困境與機會
Digital Health的商業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