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

初遇,Biodesign Workshop -- 【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討論區】





作者:林佳緯醫師


成立臉書「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討論區」社團之初,其實就是為了辦一個這樣的工作坊(Workshop)。為什麼叫做workshop而不是「biodesign course」?這是大家的疑問,請讓我細細道來。


啊沒那麼複雜啦!林北沒時間~


我之前在「超激!Biodesign初心者攻略」有提過:

「覺得biodesign滿有趣、想試試看的醫師朋友們,大家會問:「我該從哪裡開始?」我建議您可以尋找目前台大、陽明、成大等學校的醫工所,都有開設相關的biodesign course,如果可以前往旁聽,我想課程負責人都會很開心的接受醫師加入。」

我想許多醫師朋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:

「最好林北/林祖馬有這麼多時間......」

臨床工作已經夠繁忙(我們都是被健保壓榨剝削的一群小螻蟻),自己說不定已經報考某大學臨醫所養細胞跑電泳,要擠出時間旁聽biodesign course,對臨床醫師而言可能是犧牲門診時間、減少開刀時間、或者拿家人相處的時間作為交換,說真的,沒有「極大」熱情或原本就像魯蛇醫師我就讀醫工所,很難有人能花時間來加入der。

(其實還是有啦,被我推坑的  真‧強者:我學姊曾醫師


聚焦:Need Statement


既然大家都沒時間,那我們把最重要的部份、濃縮再濃縮、提煉再提煉,從一桶變成一鼎、一鼎變成一碗、一碗變成一sut sut lá(請用臺語發音,不懂我再唸給你聽);反正最精華的部份就對惹~






如果你問我,學biodesign最重要、最精華是哪個部分?我會告訴你,是「Need statement」。昨天跟剛從STB program歸國、已經開始新創事業的Alvin聊天,他告訴我其實Stanford會花三個月的時間在做Need statement。

蝦毀?三個月?你在開我玩笑吧?林北一秒幾十萬上下耶?(最好健保底下你還有辦法賺那麼多)

但是說真的,臨床醫師最大的價值就在這個步驟。對於工程人員來說,了解Need statement背後的醫學知識、專業術語,還要抓到醫師在乎的點,我想是一道極高的門檻;但對於臨床醫師而言,這反而是簡單的,就跟呼吸一樣自然,我每天都在抱怨

然而,臨床觀察到的unmet need,要進化成工程師可以理解的「Need statement」,其實非常不容易,包含如何精確定義問題、囊括範圍多大多小、牽扯到的商業價值多少......人家花三個月不光是在聽醫師唬爛的好嗎?

所以我們這次工作坊,就是帶大家直接做一次,從Unmet need到Need statement要思考的流程、環節、常犯的錯誤等,我為大家請到目前在益安生醫的資深工程師、也是STB program的學長湯孝威博士,以及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商學院碩士、科頂科技方怡清副總給大家簡介Need statement及入門的Market analysis觀念,並在討論過程給予協助。




期望達成的目標


回到成立臉書「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討論區」社團的初衷,我希望醫師與工程師之間,有共同交流的平台。但是要交流,就必須有相同的語言,舉辦工作坊就是希望讓醫師與工程師透過一個人家行之有年的模組,彼此對話

四個小時可以搞出什麼名堂?如果以之前台灣各大學醫工相關科系所設計的課程來看,四小時只有一堂課的時間。我不知道這個工作坊出來的成果,有沒有機會哪天成功產出專利或商品?但我期待,參加的成員可以認識Biodesign、可以開始與工程師們溝通交流,未來迸出更多火花。





延伸閱讀:

超激!Biodesign初心者攻略

初學biodesign course一日速成:緣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