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

Observation on Trend






作者:林佳緯醫師


轉眼間來美國已經半年了,也參加Stanford Biodesign Innovation course兩個學期,這週是final presentation,就來談談個人心得與趨勢觀察。



趨勢


1. 大家都往consumer product靠攏。沒辦法,去分析一下就知道,做「使用場景只在醫療院所」的產品,risk matrix一片紅啊,可能大家都在reimbursement卡關了。傳統只給臨床用的醫療器材不是不能做,但在ACA(Affordable Care Act,俗稱歐巴馬care)後也越來越難做了。

不過在第二場presentation的時候,panel反而對大家做consumer product有點不耐。consumer product雖然法規上比較簡單,頂多class 1 or 2 with 510(K) predicate,相對的別人進入的門檻也就不高,被取代的風險也大大增加。



像我們這組題目是lymphedema,在美國進行手術幾乎沒有保險給付,如LVA (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)手術,光手術病人要自費2萬到4萬美元(台幣60-120萬),沒有一定經濟基礎,病人是不會開刀的。分析後我們決定做可以精準模擬Manual Lymph Drainage 這類復健治療的smart sleeve,讓乳癌治療後發生stage 1 lymphedema的病人使用、增加patient compliance。

會放棄像LVA anastomotic device這種方案的原因,就是因為八成會走到PMA或de novo 510(K),要有許多數據、臨床試驗結果佐證,時間一拖長往往新創公司不容易生存;相反的,課程邀請來的panel卻希望我們去挑戰更問難的核心問題。可能因為段數不同吧!

但是後來越看越多組,發現其實大家都往consumer product這條路去走,感覺他們就放棄了勸大家了 XD


2. 向consumer product靠攏的缺點是IP more crowdedFreedom-to-operate變得更困難,這些對medtech新創來講是致命傷。如何建立技術門檻、又能快速走510K pathway、後端容易量產、銷售通路選擇等,是Medtech永遠的難題啊!


商業模式


3. 各組的商業模式也因此五花八門,像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的解決方案,解決方案是類似陰道內壓迫、類似棉條的裝置,因為是女性拋棄式用品,想到類似Dollar Shave Club刮鬍刀online subscription收月費的模式;點紗布防止手術器械/紗布遺留體內這組,除了賣整套解決方案外,也提到追蹤這些數目可以提供醫院優化流程的切入點。

4. 承接3,解決方案衍生的服務可能才是賺錢的重點。subscription後拿到用戶的使用習慣、基本資料與社群,對於擬定下一輪市場策略/產品改良很有幫助;另一組優化ICU to MRI流程後,CT、手術等也就可行,整個醫院溝通平台被包下來會怎樣?全美醫學中心有幾間?光用想的就可怕。(當然技術門檻也相對高)

5. 在產品開發初期,一般來說除了估算市場與商業模式分析等,沒有迫切需要business/marketing的人才,但若走到commercialization時,沒有他們不行啊!





小小心得


雖然biodesign課堂做的只是作業,大家潛意識會找輕鬆簡單的路去走,但是做consumer product前方等著的也不會多輕鬆,因為你的戰場從醫院移轉到其他銷售通路,產品想開賣相對比較簡單,但這類產品的困難往往是開賣後才開始。

像我自己的題目可能需要de novo 510K,即使找到510K的predicate,我想仍然需要提出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報告跟測試、長期動物實驗等,但相對的,對別人來說的門檻也比較高,人家一樣要走一段時間才有辦法過FDA。但現在的路不好走,代表門檻也比較高、想當fast follower也沒那麼容易,這也是Medtech的特性。

另外,想只靠「醫師覺得需要的」implant/tool在市場成功,越來越困難。現在醫院或保險越來越注重cost-effectiveness,如果你的東西沒辦法幫醫院省錢,那直接謝謝再聯絡。不過美國所謂「省錢」跟台灣的省錢只想cost down不同,指的是value up。

他們可以接受solution不便宜,但要證明可以省去隱形的支出。例如,一項device會增加額外支出5百美元,假設讓再住院率或再手術率從5%降到0.5%,算一算平均可以幫醫院省每位病人一千美元的可能性支出,那醫院就會埋單。

所以要嘛比便宜,畢竟在越來越講究cost-effectiveness的美國走cost down還是有醫院會買單,不過公司想賺錢就變困難;要嘛比可以產生的價值,但門檻比以前高,除了一開始各個層面都要考慮清楚,在開發的過程絕對需要在地專利、法規、reimbursement、通路等相關律師或公司的協助。

Btw,美國FDA在ACA法案後開放「送件前會議」(pre-submission meeting),讓新創團隊可以少走點冤枉路。(參考連結在這裡



台灣課程難以企及之處


就跟前輩講到創業時,一定先講的「團隊」一樣,Stanford最難模仿的,就是人,而非課程。教科書在Amazon就買得到,官方網站上也有許多資源與影片,這些東西在台灣就找得到,不需要到Stanford。

但是根據我在成大上課的經驗,因為學校的規定,課程設計每堂課都要有講師,而且以「講課」為主體,但是各組team project其實沒有設計好的討論時間,也沒有很好的coaching。在Stanford,各組的project才是主體,例如週二兩小時的課往往只請「執業中的著名專利律師」、「有豐富經驗的法規人員」等,然後各小組輪流與教練討論半小時,其餘時間都是team time。

那你說知識方面怎麼辦?歹勢,教科書請自己念,每週一半夜23:59前會有念書進度,所有同學都要在網路上考完試。台灣現在才在討論翻轉教育,Stanford已經這樣做好幾年了。

各個小組都由兩位醫學背景、兩位工程背景、兩位MBA組成。如之前文章說過,大家都有一定程度實戰經驗,但不同背景代表不同文化,不同文化才有燦爛火花(或爭吵XD),不像台灣課程進行過程,大家往往都以醫師意見為主,在這裡想要說服別人,請用證據與實力。另外台灣較少商業背景的專業人士加入,也是可惜之處。

也因此,如何建立不同專業的人才、有效的連結與溝通管道,也是成立「台灣矽谷醫材創新發展協會」後,我想做的事。


延伸閱讀:

Observation on People

超激!Biodesign初心者攻略

醫材開發 | 醫師常有的盲點

[Biodesign] Development plann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