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林佳緯醫師
距離公布第一次biodesign workshop的Agenda已經過了好幾天,不是因為我懶惰不發文,一方面是因為我們「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討論區」的成員數已經暴增到458位(6/14/2015),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,剛開始每天都在確認身分、審核申請,就花掉我好多力氣,一方面小弟還得準備托福考試,上班看門診開刀賺錢也還是沒在停的,所以請原諒我進度有點抵累惹。
關於這第一次biodesign workshop,滿多前輩也不吝給我建議,希望可以辦得更好,甚至也不只一位建議我走向新思惟模式,開課賺錢。
所以,我想先聊聊這個社團的走向。
其實我從來沒想過這個社團會突然長這麼大,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。在台灣醫療器材創新這一塊,其實有「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人才培訓計畫」這個臉書社團,也有近千名成員,但為何大家會湧向這個新的社團呢?
並不是後生可畏,而是需求不同。
我一開始就說得很清楚,我們開這個社團,是有鑑於臨床醫師看到Unmet need,卻不知道如何將概念實現;工程師滿身武功,也有能力解決工程方面問題,卻不知道做出來的東西是否符合臨床需求。那,為什麼不想辦法把兩邊兜在一起?
一開始加入的醫師族群、工程師族群,都是我自己的朋友,以及萊鎂醫療器材公司的陳仲竹博士舉辦的MEDX聚會認識的各方高手,以及STB program熱心的fellow學長們。不過後來我在新思惟之友裡面分享「超激!Biodesign初心者攻略」之後,突然之間醫師族群就暴增了!接著各方工程師、專利、商務等等高手,也蜂湧而至,像工研院出身的廖俊仁博士也幫我們拉了不少高人進來。
更有趣的事也發生了,我們另外一個管理員Alvin劉志豪(2013 STB program fellow)因為認識璩又明董事長,加入之後董事長也跳出來回覆另一位STB fellow劉天仁醫師的疑問:
天啊!這種連結我可是想都沒想過,討論串裡面還有台大負責biodesign course的劉子銘教授加入討論,這些都是我之前無法接觸的連結,沒想到只花幾天的時間全出現了。
人進來了,然後呢?
問題來了,人多了也代表不同需求也多了。
比方說,大部分醫師是完全沒有biodesign經驗的,有些醫師或工程師有合作開發經驗,甚至有些已經創業開公司了;有提供專利布局諮詢的高手,有台灣或美國醫療器材法規的專家;有已經成立創投進來討論區找題目,或者如台達電、和碩等大企業的成員進來交流,說不定哪天有機會可以合作。
哎呀,我一個人怎麼可能滿足大家每個人的需求呢?更何況,小弟我也沒領各位薪水啊,現在憑著一股熱情在經營社團,過一陣子說不定找到題目,自己就忙著創業去了,這個社團怎麼辦?還是要努力把社團商業化,想辦法讓各位掏錢出來養我?
滿多位前輩給我寶貴意見,我也在這邊跟各位聊聊我的想法。
(出自: 愛料理 【小貼士】不會失敗的完美港式煎魚)
小弟我是道家老子的忠實信徒,有沒有聽過一句話:「治大國若烹小鮮」?不懂意涵的人以為老子好驕傲喔,治理大國像piece of cake.......錯啦!有煎過魚的人都知道,煎魚如果太常去翻動它,絕對皮爛肉碎慘不忍睹;像這道港式煎魚,網站上有講:
- 油與鍋要熱,否則肉皮一定黏著
- 每邊略煎10-15分鐘至魚皮金黃及硬身,便離火,放入已預熱至180度焗爐,焗約30分鐘
換句話說,我不會搞東搞西設一堆規矩,目前規矩就只有「進來社團要自介、讓彼此認識」而已,未來要怎麼發展我不想管、也沒能力管,這條魚我不會隨便翻;但我負責的就是盡量把鍋子弄熱,加些油。夠簡單吧!
我能貢獻給社群的
短期內我會希望透過工作坊這種形式,讓沒有biodesign經驗的醫師們接觸Stanford biodesign的概念,讓臨床醫師知道「工程師」怎麼想、申請「專利」前要做什麼、產品化之前「商業模式」基本概念等等。
我覺得如果可以出現unmet need走到申請專利、準備商品化,大概會出現兩種情形:
- 創業
- 賣掉
但不管哪一種,都可以考慮進入現在台灣的加速器裡,例如益安生醫、Appwork、Garage+等等,如果有市場價值,STB fellow們應該都很樂意幫我們牽線、進一步討論合作;當我們有辦法從零做到一,就讓加速器想辦法幫我們從一做到一萬。
(台灣biodesign界喊水會結凍的張有德博士|聯合新聞網)
就算沒有興趣創業,想要安安穩穩當個醫師,還是有機會成為目前社團中、大公司搜尋的獵物,哪一天如果點子不錯、解決方案不錯,說不定可以進入某個專案當consultant。不過要知道,如果你今天是大企業,想找某樣醫療器材的顧問,會輪得到我們年輕一輩的醫師嗎?
又如果今天在這個平台內,你的idea不錯、與工程師互動合作能力也好,又肯在討論區發表想法、增加曝光度,讓這些公司願意聘請你擔任顧問,會不會哪天當顧問比當醫師好賺?
放心,「一個人」的熱情絕對會慢慢消失
我在審核討論區申請名單那頭幾天,心裡的確一直咕噥:「我到底為什麼要來做這件事......」然後還是乖乖一個一個傳訊息、請對方稍微自介一下,有時間我也盡量跟新成員聊兩句;但是這種狀態很快會過去,我們幾位管理員的時間也都很寶貴,更何況做這件事沒人付薪水給我啊啊啊~~
雖然現在看到社團成員人很多,心裡頗有成就感,不過我還是在思考,是否未來讓目前台灣現有的biodesign course資源接手一部分的工作,例如工作坊。如果我們辦個幾次,經過修正,做到可以當成template的模式,那放出去給台大、陽明、成大等校(如果他們有興趣的話)也不是不行。
當然如果小弟哪天創業失敗,想要回來自己做工作坊賺錢,那就到時候再說啦~XD
我覺得最重要的事
其實除了工作坊,也有學弟跟我討論要不要辦聚會。
我的態度是:我沒有時間,但我鼓勵社團內任何一個成員跳出來揪團。現在幾個管理員、熱情的前輩們,努力把人拉進來,然後就是成員們各顯神通的時候,你可以看到幾位常發言的成員,也是在累積自己的credit與機會,因為這個世界的真理是:
有機會不一定能成功,但是看到機會不積極把握......永遠只能喝西北風。
延伸閱讀:
超激!Biodesign初心者攻略
初遇,Biodesign Workshop -- 【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討論區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