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

極致微創?正前路徑微創髖關節置換手術

 




近年來各種手術講究「微創」已然是全世界主流,傷口小、破壞小、恢復快、即使費用較高,仍是許多期待「縮短術後恢復時間」的病患熱門選擇。

「醫師,保險額度還夠,我想用比較好的材質,或者自費做微創手術。」

「醫師,老人家術後會不會沒辦法走路?」

「醫師,聽說髖關節手術可能會脫臼,怎麼避免?」

這些問題只要病患詢問手術細節時,幾乎都會想要跟我們討論,而不論美國與台灣,都有越來越多醫師開始改用「正前路徑微創髖關節手術」,達到恢復快、併發症少的目標,甚至在美國因為保險制度關係,也越來越多醫院的骨科醫師做「門診手術換關節」(outpatient surgery),開完刀當天就出院。而他們大多採用的,就是「正前路徑微創髖關節手術」。

根據美國髖與膝手術醫師協會(American Association of Hip and Knee Surgeons)於2016年的調查,在美國已有約30%醫師採用正前路徑髖關節手術。


手術如何進行?


目前台灣主流的髖關節置換手術路徑仍是「側後路徑(posterolateral approach)」與「側前路徑(anterolateral approach)」,根據個人觀察,在台灣仍然超過95%的比例。

側後路徑(posterolateral approach)的手術技巧簡單,住院醫師時期經過短時間訓練就能大抵熟練,但缺點是手術部位離坐骨神經比較近,必須小心傷害到這條影響下肢功能的大神經;另外也因為破壞髖關節後側的肌肉韌帶,與術後最常發生的後位脫臼(posterior dislocation)有高度相關。我的老師郭教授為了避免脫臼,會花時間仔細將後側關節囊穩當縫好、減少脫臼風險。

側前路徑(anterolateral approach)也是台灣主流手術路徑之一,相較於側後路徑,並未破壞後側軟組織,因此大大降低脫臼風險。但術中切開外展肌(Abductor),雖然手術完成會將肌腱縫回去,仍有一定比例的病人短期間內會產生跛行(limping)的情形,但配合良好復健通常可以恢復得不錯。




正前路徑(Direct Anterior Approach)則是從髖關節前方的肌肉間隙(intermuscular plane)進入髖關節,對於髖臼周圍的軟組織破壞最少,也因為對於後側軟組織、外展肌群(abductors)幾乎沒破壞,脫臼風險也低、也避免術後無力與跛行的風險。也因此在美國,在良好神經阻斷止痛出院護理配合的條件下,有機會做到門診手術(outpatient surgery)「當日住院、當日手術、當日出院」的程度。


正前路徑並非全無風險


當然天下沒那麼完美無缺的理想境界,想要做正前路徑手術仍有些風險要注意。

在手術切口的旁邊有一條表淺的感覺神經「外股皮神經」(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)經常會傷到,造成大腿前側皮膚感覺麻木,雖然對大部分病患不影響生活與行動,甚至有歐洲醫師直接使用比基尼切口(Bikini incision)、讓傷口可以藏在比基尼泳裝內,即使術後幾乎都會感覺麻木,但通常兩年內會逐漸恢復。

手術技巧往往是正前路徑最大的門檻。常見於正前路徑髖關節置換手術的併發症,諸如近端股骨骨折、脫臼、植體擺放不正(sagittal malalignment of the stem)造成過早鬆脫等,大多與手術技巧不熟悉相關。以我的經驗為例,初學者對於軟組織的鬆解(soft tissue release)不完全,會造成股骨柄(femoral stem)擺放時角度不正、難以置入而導致骨折等等風險。雖然這些風險都有辦法解決,但仍然有相當高的學習曲線(steep learning curve)讓許多骨科醫師望之卻步。

近年來骨材廠商推出較短的股骨柄,讓醫師擺放時比較容易,目前大廠與台廠也有準備方便手術使用的工具offset handle,有些醫學中心也願意購買正前路徑人工髖關節專用的牽引床,這些都是減少學習曲線、讓更多病人有機會、在最少併發症風險的狀況下接受這項手術。


個人經驗


初期開始做正前路徑髖關節手術時,真的非常考驗醫師的耐心與對解剖構造的熟悉度。即使做好充足準備,仍然會遇到許多意料外的小狀況,常見的包括助手不熟悉或手術視野不夠看不到裡面、不小心造成近端股骨轉子骨折或股骨柄假體旁骨裂,穩定的骨折術後通常只要保護幾週很快就癒合,不穩定的骨折需要術中加以固定,但絕大多數病患還是可以恢復良好。

軟組織鬆解絕對是正前路徑髖關節手術的關鍵,包括股骨關節囊、上方關節囊、後方聯合肌腱(conjoint tendon)的鬆解都需要做到;遇到關節攣縮的狀況,如內收肌群(adductor)鬆解、甚至大轉子切骨(greater trochanteric osteotomy)都是可以考慮的作法。另外如梨狀肌(piriformis)或閉孔外肌(Obturator Externus)我都會盡量保留,非不得已均不做鬆解。

骨鬆患者也是一大挑戰,特別是股骨頸骨折需要以雙極人工半髖關節置換手術(Bipolar Hemiarthroplasty)治療的患者。一般全人工關節的股骨頭比較小(32mm),復位相對容易;而半人工關節的shell往往會大到42-52mm,復位的難度較高,硬拉怕連股骨幹都給扭斷了。非不得已,仍然可以先把shell先置入髖臼、再把人工股骨頭卡進shell & liner裡面,這種作法當然我們會擔心是否未來有組件脫落(dislodgement)的問題,但目前我的case series幸好還沒出現這樣的併發症。

手術擺位我大部分仍採取側躺擺位,因為目前所在的醫院沒有骨科專責助手,也沒有專用的牽引床,所以採取大部分助手均能協助進行的側躺擺位;手術流程步驟與助手協助方式沒有太多更動,可以確保手術過程更加順利。平躺開的好處包括:雙腳長度評估更準確、一次消毒鋪單可以做雙側置換手術等。

因為新型較短的股骨柄在目前醫院多未能使用,我大多採用傳統股骨柄。只要軟組織鬆解做得夠,大部分情況都可進行手術,連正前路徑專用的工具也不用。

而使用正前路徑做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病患,基本上當天坐起、最慢隔日傷口疼痛改善後下床走路(以助行器輔助),都是大部分病人做得到的事。在麻醉科配合自費神經阻斷術以及良好術後疼痛控制下,病人恢復速度更遠遠超越過去。


小結


正前路徑微創髖關節置換手術是一項逐漸熱門的選項,病患仍須與醫師審慎討論,也並非所有醫師都願意施行這項手術。骨科醫師若對正前手術路徑有興趣,台灣目前相關教育資源也日漸增多,期待不出幾年在台灣可有超過10%的比例。





延伸閱讀